微生物肥料施用后,可以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,增強作物長勢,提高產量。就目前市場而言,部分企業在銷售產品時,存在夸大產品效果的情況。因此,農民在選擇施用微生物肥料時,既要充分認識到微生物肥料的重要作用,也不要被夸大的功能所"忽悠"。
微生物肥有效減少重茬病害,逐漸得到農民認可
今年10月25日,第十二屆全國農產品交易會在青島舉辦。會上的"大蔥狀元"評選環節,章丘市繡惠鎮王金村村民宋光寶的一棵2.27米高的大蔥奪得"大蔥狀元"。這個高度比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還高1厘米。宋光寶的"狀元"大蔥是如何種出來的呢?
據宋光寶介紹,獲得"大蔥狀元"稱號,既離不開精細的肥水管理,也離不開所使用的生物菌劑。
宋光寶的15畝蔥地,種大蔥已經超過10年。由于連年種植,大蔥病害比較多,甚至出現死棵的情況。為此,三四年前,他嘗試改變施肥方法。"前幾年一直是用復合肥做底肥,后來把底肥全部改成有機肥和微生物菌劑。在大蔥生長中后期再追施復合肥和水溶肥。"宋光寶說。
自從宋光寶改用有機肥和微生物菌劑做底肥之后,大蔥病害大大減輕,同時大蔥產量得到提高,口感也得到改善。今年當地大蔥在一塊多錢一斤,宋光寶的可以賣到2塊多錢。用禮盒包裝精選蔥,每斤賣到四五元,一畝大蔥就有四萬多元的收入。
萊蕪市萊城區寨里鎮周王許村的大姜種植戶崔漢江,今年大姜獲得畝產1.4萬斤的產量,加上今年遇到好行情,大姜畝收入超過10萬元。據他講,現在種大姜的地塊已經種植大姜超過20年,前些年,姜瘟病多發,嚴重年份,大姜畝產只有兩三千斤,而且大姜表皮粗糙,價格非常低,為此一度曾想棄種大姜。
大約從四五年前開始,崔漢江開始大量使用生物有機肥做底肥,最近三四年,姜瘟病、爛脖子病等病害沒有發生,產量都過萬斤。"從這么多年的經驗來看,光靠化肥不行,必須多用微生物肥,既能減少病害,還能提高產量。"他說。
微生物肥料有4大作用
目前,各地農民都反映,使用微生物肥之后,作物病害能減少,產量提高,商品性提高。微生物到底有哪些作用呢?據山東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植物營養與施肥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員江麗華介紹,微生物肥料主要有4大作用。
一是增加土壤肥力,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。如各種自生、聯合、共生的固氮微生物肥料,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來源,多種解磷、解鉀微生物的應用,可以將土壤中難溶的磷、鉀分解出來,轉變為作物能吸收利用的磷、鉀化合物。
二是產生植物激素類物質刺激作物生長。許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還可產生植物激素類物質,能刺激和調節作物生長,使植物生長健壯,營養狀況和品質得到改善。
三是對有害微生物的生物防治作用。由于在作物根部接種微生物肥料,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,成為作物根際的優勢菌,限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機會。同時有的微生物對病原微生物還具有拮抗作用,起到了減輕作物病害的功效。
四是許多微生物肥料使用后,對作物品質有良好的影響。已有的研究證明,與豆科作物共生的根瘤菌固定的氮素主要輸往籽粒,因此使用根瘤菌接種劑以后豆科作物籽粒蛋白質含量提高。有的微生物肥料使用后可增加產品中的維生素C或糖分或氨基酸含量,有的則可提高煙葉品質或使作物的硝酸鹽含量降低。
此外,使用微生物肥料的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,減少對環境的污染。同時,由于微生物肥料生產成本較低,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。
具有獨特功效,但非"靈丹妙藥"
現在社會上對微生物肥料的看法,存在兩個極端。一種看法認為它肥效高,把它當萬能肥料,甚至認為可完全代替化肥;另一種看法,則認為它根本不能算作肥料,或者僅作為配肥使用。江麗華認為,兩種看法都存在片面性。
"微生物肥料與富含氮磷鉀的化學肥料不同,微生物肥料是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作物生長,抗病蟲害,改善作物品質,而不僅僅以增加作物的產量為唯一標準。"江麗華說。
據江麗華介紹,從目前的研究和試驗結果來看,微生物肥料不能完全取代化肥,但在同樣有效產量構成的情況下,可不同程度地減少化肥使用量。
她認為,每一種肥料都有其使用作物和地區,目前還沒有一種肥料可以用到哪里都靈。微生物肥料既屬于肥料的一種,又與傳統的化肥和有機肥有著本質的區別。